B是一位七岁的男孩,读小学一年级,在学校饭堂吃饭的时候,B趁别人不注意,偷偷把洗衣粉撒在同学的饭菜里,幸好被同学发现了。老师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投毒”了,将来长大了不成为“大魔头”就怪了。老师及时把这个问题反馈给家长,责令家长带着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如果没调整好,不能正常上学,于是家长带着这个七岁的儿子来接受心理咨询。
B虽然只是一个七岁的男孩,但是他的心理年龄让人感觉他是一个二十岁的男人。这个男孩脸上的表情非常冷酷无情,他的脸上的肌肉是僵硬的毫无表情的,他的眼睛放射出冷冷的凶光。如果这付表情放在一个二十岁男人的脸上,让人感觉非常可怕,像黑社会杀人不眨眼的黑老大一样。
B说话完全不像一个正常的孩子,他说话非常冷静理智,逻辑性很强,条理很清晰,虽然说的是自己的委屈,但却用非常冷静的语言表达,没有多少痛苦的表情,感觉他已经痛苦到完全麻木了。B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让他的同龄孩子感觉很可怕的人呢?完全是错误的养育方式造成的。
B是家中长子,他有一个比他小三岁的妹妹,在妹妹还没有出生之前,B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像小皇帝一样拥有特权。奶奶对孙子的宠爱完全没有原则,不管孙子有什么样的需求,奶奶都会想办法立即给予满足。所以B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自我为中心的非常霸道的男孩。
在妹妹还没有出生之前,B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孩子,但自从妹妹出生之后,B就变得非常烦躁不安,因为他认为妹妹夺走了本应全部属于他的爱。B经常打妹妹发泄情绪,被妈妈发现之后,妈妈就给大儿子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就暴揍儿子。
妈妈的暴力教育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让儿子更加暴力了。B不能把怨气发泄给妈妈,就拿妹妹出气,或是拿外面的同龄孩子出气。B越暴力,妈妈就越打他,妈妈越打他,他就越暴力。
最让B耿耿于怀的人不是妈妈,而是姑姑,虽然姑姑没有暴加殴打B,但是姑姑经常说讽刺挖苦的话刺激B,B说不过姑姑,于是恨得咬牙切齿,但又不能拿姑姑怎样,于是B更加暴力对待妹妹或外面的同龄孩子。
B读幼儿园的时候就很不受小朋友们欢迎,别人都害怕他,不喜欢他,不愿意跟他一起玩,于是他更加孤独愤怒。在读小学的时候,B同样不受同学喜欢,于是就发生了“洗衣粉投毒”的事件了。
老人抚养孩子特别容易出现过度溺爱的现象,父母亲自抚养孩子也容易出现溺爱,但没有老人那么严重。为什么老人更容易溺爱孩子呢?原因有:
1,老人不需要工作挣钱养家,生活更空闲更孤独,更没有成就感,老人容易把感情寄托在孙辈身上,全身心地宠爱儿孙,换取儿孙对老人的依恋和爱戴,让老人更快乐更满足更有成就感。
2,因为老人比孙儿年长两代,与孙儿血缘上的关系比孙儿的爸爸妈妈更远一些,为了讨得孙儿的欢心,把孙儿的爱从爸爸妈妈的手上夺过来,老人更舍得付出,付出更不择手段,老人更不考虑长久,更容易考虑眼前利益,孙儿以后能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不重要,让孙儿更喜欢奶奶辈才更重要。
3,老人过去过的生活一般都比较苦,所以不愿意让孙儿再吃苦。老人虽然走过的路多,吃过的米饭多,但见识未必更多,甚至更少,更无知,更狭隘。因为很多老人没读过多少书,思想境界比较低比较局限。另外与孙儿的代沟很大,无法在精神层面取悦孙儿,于是过度通过物质上的给予来取悦讨好孙儿。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在给老人抚养孩子之前得多方面考虑,如果发现老人有过度溺爱孩子的现象,及时跟老人沟通交流,如果发现无法说服老人,就不让老人带孩子,自己辛苦一些亲自带孩子,或者请一个素质好一些的保姆带孩子。
六岁之前的生活经历及与重要抚养人的关系模式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最不能伤害的就是尊严,孩子做错事情了,家长可以惩罚孩子,但是惩罚的前提是不能伤害到孩子的尊严。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但上面这个七岁男孩的家长的惩罚完全错了。特别是姑姑,姑姑的冷嘲热讽打击贬损对这个孩子的心灵伤害很大。年幼的孩子不能跟大人较量,但内心中又充满了怨气,于是只能发泄给他的同龄或低龄孩子身上了。
图片121:反思一下自己父母的性格和他们的关系
找一个安静的时间,反思一下自己父母的性格和他们的关系。假装自己是一个局外人,看看他们是否幸福,人格是否高尚,一生是否心满意足。不要太拘泥于孝道,一味地为他们唱赞歌,而是用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剖析他们。
因为他们曾是你人生不得不接受的第一任老师或楷模,如果不曾经过系统的清理,长大以后,你会不由自主地重复他们的模式,基本上概莫能免。为了你的幸福,你要有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图片65: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
我们之所以会形成现有的人格,完全是因为在孩提时所受到的创伤。例如,在婴儿时期我们期待被爱,期待被关怀和拥抱,如果这些需求没办法被满足,我们会受到伤害,本能地会做出反应来自我保护。
如果伤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会不断地被启动,我们的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一个远离高层自我或自性本体的“我”。
图片170: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
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六岁前形成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固然重要,但都比不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孩子六岁前与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关系模式,会内化成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即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
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这个关系模式还会投射到我们与他人、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
如果我们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不能推给谁,只好自己扛。\
图片221: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
保持关系比教育更重要,父母和子女没有良好的关系,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甚至你越说他越反着做,还有什么教育可言呢?不仅教育的目的达不到,还会失去人间最宝贵的亲情。
当你和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你们同喜共悲的时候,不必教育,你的期望也会成为孩子的愿望,那就不仅会收获孩子的成功,还会收获亲情的幸福。
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启后,孩子必然会出问题。